第三卷 欲上青云路 第三十二章 惊闻异讯-《夙夜宫声》


    第(2/3)页

    崔夙一下子提起了精神,先是想到了萧家庞大地财产,但随即又回忆起上次叫人打探的结果。相传萧家败落之后,朝廷国库一下子钱财丰盈,顿时又否认了这个可能。可倘若是这样,萧馥意指这幅画另有玄机又是何意?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萧馥抬眼看了看崔夙,紧接着又垂下了头:“这幅画之所以挂在我家地正堂,不仅因为这是名家之作,还因为它指示着一件东西的去处。不瞒长公主说,当初先先帝降下的罪名中,有一条说是我家交结将领,图谋不轨,其实,我家确实和一些将领有银钱往来,而这些将领无一例外,全都是镇守北疆的将领。”

    崔夙这一惊非同小可,几乎立刻站了起来,脸上满是惊愕。而萧馥却依旧镇定自若地继续陈述道:“突厥虽然强盛一时,但自从太祖立国之后便不复往日声势,契丹便崛起于东北,几乎遍及一半的突厥旧地。我萧氏一族便有契丹的血统,虽然一再和中原人联姻,嫡系家主却心系旧族。因为担心中原势大而殃及契丹,所以一直都结交北疆将领了解朝廷动向。直到我爹的时候,因为这层血缘早就淡薄了,因此便想断了这个传统,结果还是太晚了。这差不多是一段十几年前的往事,如今从萧馥口中说出,却还是让崔夙感到一阵深深的悸动。她倒是不在乎萧馥的身世,问题是,萧馥郑重其事地说出这些,其意与其是替萧家抱屈,还不如说,北疆的大部分将领,其实一直都在拖朝廷的后腿!

    .

    出于谨慎的考虑,崔夙并未立刻将勘合交给太皇太后,而是先暂时命田菁调派麾下的铁卫前去查访,自己则把另一半的心思放在了恩科和制举上。眼下制举的初试已经完结,各考官正在紧张地阅卷,虽说结果不可能这么快出来,但她自然是离不开的。

    至于之后的恩科则是更重的重头戏,制举毕竟名额少,三四等加在一起也不过只有十余人,而恩科就不同了,取进士的人数和平日的春闱并无明显差别。只要能够考中进士,对于寒门士子来说,将来便能一举登上朝堂,自然是人人争先恐后。

    由于投递墨卷的阶段已经结束,因此长公主府也冷清了不少,趁着这时节,崔夙终于抽出了一点闲暇回家看看——事实上,她对于这座只呆过一年不到的宅第,并没有多少眷恋之心,这里一多半的家人虽然都经过精心选择,但毕竟和之前玉宸宫那批旧人无法相提并论。真正贴心的,大约也就只有萧馥了。

    所以,当萧馥对她说,鲁王李隆昌上过门的时候,心中不觉奇怪,而当对方递上来一幅画的时候,她便更有些摸不着头脑。正是因为先前的安分守己,李隆昌方能在先帝李隆运驾崩,江东王李隆符出家的环境中存身下来,甚至迁转为鲁王。现如今这种时候再跳出来蹦,实在不是智者所为。

    “你的意思是说,鲁王专程上门,就是为了送给你这幅画?”

    崔夙左看右看那幅画,也不过是一幅普通山水,心中自然是越来越诧异搁下画卷便沉声问道:“也许鲁王已经弄清楚了你的身世?”

    “不是也许,是一定。”萧馥苦笑一声,笑容登时牵动了颊上的伤疤。平添几分诡异,“长公主不知道此画的来历。昔日这幅画高悬我家正堂地时候,不知道曾经有多少人看到过,相传是前朝某名家的真迹,价值不菲。奴婢辨认过,可以确定就是小时候常常看过的那幅画。想不到居然落到了鲁手里。只是,奴婢认为鲁王势力有限,所以不见得是费尽心机处心积虑打探到了奴婢地身份,大约是巧合居多,或是有人故意巴结。毕竟,奴婢昔日在太康院的时候,这一层身份并非绝对地隐秘,细细追查还是能够有结果的。”

    闻听这席话,崔夙的眉头顿时皱成了一个大疙瘩。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全都露出了线头。但是,局势非但没有豁然开朗,反而更加错综复杂了起来。李隆昌的用意大约是想要从萧馥这里打开突破口。但是,照萧馥这么说。又是谁担任了通风报信和提供这幅画给了李隆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