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了,方念自然不会这么跟陆潇说,于是有些不要脸的道。 “啊……陆总肯定是没有听过这首《致爱丽丝》的,因为这首钢琴曲自我创作以来,还没有在任何的场合表演过。说起来各位也是这首钢琴曲的第一批听众。” 方念的话一出,其他几人一下子便愣住了。眼前这个到底是什么人,怎么什么都会,吃喝玩乐这一套被他诠释的简直就绝了。 陆潇更是对方念崇拜的很,要知道对于钢琴他可是非常上心的,如今听方念这么牛就更有兴趣了。 “那么方总,这首曲子为什么叫《致爱丽丝》呢?这个爱丽丝是谁?难道是你的爱人?” 方念一阵的无语,对这些艺术爱好者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可为了讨好这个大财主,方念自然也要编一些瞎话的。 “其实是这样的,在我18岁那年,我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外国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畅的情况下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雷莎’的字样。” “不过我终归是与她有缘无份,再一次不可逆的原因下,她回到了她自己的祖国,我们便再也没有想见过。后来我才知道,特蕾泽·玛尔法蒂还有另外一个爱称,叫丽丝。所以我便把这首曲子的名字改成了《致爱丽丝》,真是让各位见笑了。” 方念编完,查了查额头上的汗,其实真相并不是这样。之所以这首曲子被改成了《致爱丽丝》并不是因为什么爱称,只是1867年,一直在写贝多芬传记的诺尔在徳国西南部的城市斯涂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把原名《致特蕾莎》错写成《致爱丽丝》。 从此,该钢琴作品开始以《致爱丽丝》的名称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而原名《致特蕾莎》却被人们忘记了。其实这还是挺遗憾的一件事。 可即便是方念所编排的这么个故事,还是让大家听的很感动,几个人相继感叹,希望还能再听一次。 方念见陆潇喜欢,干脆把《致爱丽丝》的钢琴谱给他炒了下来,陆潇在试验两遍之后也能很好的弹奏出来,并且爱不释手的视为珍宝。 ………… 此时距离别墅一公里左右的空地上,胖子和谭红已经在车里等了快10个小时了,觉都睡了3场了,但依然没见方念回来。 谭红有些担心的问胖子。 “方念没问题吧?不会被人给抓住打死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