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场麻将打到接近午时,皇帝才意犹未尽的宣布结束。 不知道是皇帝运气好还是别人特意让着,一场麻将打下来,就属皇帝赢得最多。 作为本场最大赢家,此时的皇帝可谓是精神焕发。 高兴之下,除了预备好的赏赐之外,又额外加了不少。 等到杨文远时,皇帝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亲切的拍了拍杨文远的肩膀。 “你的赏赐我日后另做打算。” 杨文远不敢问,连忙点头称是。 “你今日的表现不错,听闻你最近在书塾念书?既然念书,就不要再弄这些杂技玩意,全心全意的把心思放到读书上。” 离开皇宫,杨文远一路上若有所思。 皇帝牌桌上的那些话很值得深思。 同时人选也很值得商酌。 皇帝,邕王妃,兖王妃。 如果把替补过来的平宁郡主不算,那第四个人应当是英国公夫人。 至于为什么英国公夫人推诿不上,原因也值得玩味。 是看出了什么,还是真的不会打麻将? 如果真的按照皇帝的人选,那牌桌上的四个人,基本代表了当今朝堂上最强力的四个势力。 皇帝自是不必说,最大的庄家。 英国公府,是当今大周武官勋贵里的第一等人家,十足的军方大佬。 邕王府,兖王府。 一个是众望所归的皇位继承人,一个野心勃勃,同样有不少支持者,双方身后有着不同的文官派系。 这样一想,英国公夫人坚持不肯上桌的举动,就有些作壁上观的意思了。 而杨文远再想到皇帝明明会打牌,为何还要让自己教他,最后还让自己搬个凳子坐着,却没说坐哪…… 以及皇帝对于杨家的独特恩宠——皇帝再怎么宠信、怜悯杨家,也不至于让杨宇卿短短三年时间就连跳数品,拔擢为从二品的西厢都指挥使,晋升为禁军序列的大佬之一。 种种迹象都表明,皇帝是有意提拔杨家,让杨家在这场“争嫡”的朝堂风波之中,站队自己这方。 当今官家全然仁厚,但毕竟年老了。 现在恐怕没有能力再生一个太子,皇位继承人只能从近支宗室里选,其中最热门的人员非邕王和兖王莫属。 但这两位王爷都不是亲生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