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说起来,她也好长时间没见过宫里赏赐下来的苏合香酒了。 王老太太有诰命在身。 其实每年过年的时候也能去皇宫拜年,得些赏赐。 但王老太太近些年却是从没去过皇宫一次。 印象分这种东西,王老太太还是深知其中的道理。 往皇宫去的越多,在皇帝面前露面的次数越多,自己丈夫余留下的情分就越薄。 藏鞘于身,关键时刻才有奇效。 王若与看着王若弗一脸得意,不由得在心中腹诽:显摆什么啊! 这时王若弗又朝身侧的王若与笑道: “姐姐,我也给你准备了一份。” 王若与心中苦涩尽去,连忙点头笑道: “多谢妹妹了!” 这妹妹还行,能处,知道有好东西想着姐姐。 王若与看着王若弗,心里暗暗想到:现在这个傻妹妹同平阳侯府结了亲家,恐怕能沾不少侯府的光,看来以后也不能光往娘家跑,隔山差五也得往盛家那去一趟。 一来二去,总能捞些好处来。 平日里,王若与一想到家里那么多的庶子、庶女就有些急。 庶子倒是没什么,聘礼抠搜些也没什么。 但是庶女可就不一样了。 这时候都讲究女子出嫁厚嫁妆。 以后家中庶女若是要出嫁,自己这个做大娘子的,可是要帮着添些嫁妆的。 王若与本就恨不得这些庶女死,还要掏钱给她们添嫁妆,心里更是痛得不行。 而现在突然人傻钱多的王若弗出现在眼前,背后还有侯府的权势…… 王若与偷偷瞄了王若弗一眼,不知道在心里暗自盘算着什么。 聊着聊着,自然就聊到了如今汴京城里的重点新闻:平阳侯府杨家和盛家把婚期定在了什么时候。 这话华兰作为当事人自然不好说。 只见王若弗笑道:“日子差不多定下了,如今我家长柏和文远两人刚刚府试上榜,正好下半年还要一起参加院试,我们两家考虑着,正好趁着院试中榜后亲迎,两件喜庆事连着。” 王若与听着嘴角一瘪:合着好事全让你家占了,既要攀附侯府,又要院试中榜是吧? 王老太太听着不住点头:“好,到时候双喜临门,我们王家也跟着蹭点喜气。” “呃……” 气氛都到这了,王若弗略微迟疑一番,随即直接道:“母亲,华儿婚嫁的时候,我想把叔叔一家也请来,不知行不行?” “这怎么好?” 王老太太还没说话,王若与就跳了出来,急忙劝道:“妹妹,你那乡下叔叔家虽说把你养大,但真论关系,他家离我们王家关系都有些远,更别谈盛家了。” “再说,他家还是商贾出身,更上不得台面,到时候杨家往来的都是高官勋贵,你们盛家……” 王若与的意思很明显,关系太远,够不上不说,身份也太悬殊,请来了平白丢面子。 盛紘听了王若与的话,当即皱了皱眉头。 他盛家就是商贾出身。 如今宥阳大房也是商贾之家。 这王若与的话,岂不是把他盛家大房也包含进去了? 虽然王若与的说法有些道理,王若弗平常对这个姐姐的话也很是听得进去,但此刻却是坚定反驳道:“出身低怎么了,我只知道叔叔一家待我如亲生女儿一般,华儿婚礼上,我必须要把他们一家请过来!” “过些日子我还要亲自去叔叔家一趟!” 王老太太在上首不动声色,任由王若与继续劝说王若弗。 她适时观察盛紘和华兰的表情,发现两人对此都是脸色平静,看来已经是提前商议过。 既是如此,王老太太也乐得加一个顺水人情,当即笑着开口道:“与儿,不必说了,你妹妹念着你叔叔一家的恩情,要请他们来,回报小时候的看护之恩,那是怎么也不为过的。” 王老太太不动声色间将养育之恩换成看护之恩,继续道:“那就喊上你叔叔一家,到时候让他们一家随我们一起去华儿喜宴上。”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