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继而心里有些委屈。 没想到最疼爱的华兰居然没想劝自己。 但这股情绪刚升起来,就见华兰又说道:“母亲,我问过文远了,他也要南下一趟,去洪州那很是顺路。” “文远也要去?” 王若弗闻言先是愣了愣,随即立马反应了过来,听说杨家的老家在淮南西路那儿,应当是顺路的。 这次南下怕就是为了婚事特地回家一趟。 王若弗当即面色一喜。 如果是这般,那两件事凑在一块儿,却是再好不过了! “那文远打算什么时候走?” 王若弗面临两天的难题迎刃而解,当下露出轻松快意的笑容,出声问道:“若是他要晚些,我也推迟些时日,不打紧。” “没事,母亲,文远已经同庄学究告假,随时能启程,您刚才不是说后天出发吗?那就后天?” “好,后天好!” 王若弗笑容满面道:“正好我这两天置办些东西,到时候一同带去。” 兴国坊。 杨宇卿家。 杨文远将打算告知了陈大娘子。 陈大娘子淡然地点了点头,然后就开始忙碌着给杨文远置办出行的东西。 长嫂没了,陈大娘子自认为自己算是杨文远的半个母亲,因此对杨文远的事可谓是尽心尽力。 知道以杨文远“稳妥”的性子,出行的安全自然是不用自己担心。 陈大娘子转而将注意力放在了衣食住行方面,把各类珍稀药品各取上一份,甚至连带着干粮、水袋都备得整整齐齐。 “文远,你此行要去多少人?” “百八十人吧。” “走水路还是陆路?” “水路罢,先走水路,后面再改。” “文远,你这次打算待多久?” “半个月?黄州离汴京又不远,中途虽然要去其他地方,但最多也要不了一个月。” “那就是一个月了。” “文远,……” 一直忙碌到下午,等杨宇卿放衙回来,看到自己偏堂堆满了包袱时,不免愣了愣。 “杨文远这是又要出远门了?” 杨宇卿显然是对眼前的一幕见怪不怪了。 “回老家啊。” 陈大娘子手臂上系着淡青色的襻膊,没好气道:“你不知道你侄儿要回老家一趟啊。” 杨宇卿这才了然。 越是世家越是注重族地。 因此虽然杨家如今富贵腾达,但是黄州老家那边依旧有分支。 并且还有一座杨家兴盛时修建的老祠堂。 古人相信,越是古老的物件越是有灵,更别说祠堂这种祭祀先祖的传承地。 老祠堂承载着文化和历史的记忆,拆除它们就是抹去了自己的根。 因此即便那座祠堂里的牌位,早已搬到了平阳侯府的祠堂内,但依旧香火不断。 每一代杨家嫡系结亲之前,也都会去老家祠堂那告慰先祖。 同时也是将喜事告知那边的杨家亲族。 杨宇卿当年就走过这个流程,自然是知道的。 但是看着眼前如同大山一般的物品,杨宇卿都不免有些吃味:“就出一趟门,用得着带这么多东西吗?” 杨宇卿那时候年少气盛,可是只简简单单带了二十骑就“轻装上阵”了,哪里带了这么多东西。 想到这,杨宇卿不由摸了摸自己的屁股,顺带低头瞟了眼内侧大腿。 显然,当初硬着头皮装逼的体验并不怎么美好。 “文远要走水路,先往白鹿学院去一趟。” 陈大娘子手里拿着名册,一边在上面勾勾画画,一边解释道:“顾家二郎不是在白鹿学院读书嘛,听文远说他这次也考上了府试,所以顺道去庆贺一番。” “顾廷烨也考上了?” 杨宇卿面露惊奇:“我当初看那小子挺上眼,没外面传的这般不堪,这才没拦着文远同他玩乐,没想到那小子除了一身武艺,居然也和文远一般有些文才?” “我也没想到。” 说到这,陈大娘子顿了顿,也露出诧异的神色,说道::“我刚听文远说也觉着惊讶,本以为顾候家的秦大娘子提都没提这事,原以为是顾二郎没过,谁曾想顾二郎过了,但这事却不是从秦大娘子嘴里说出来的。” “依我看啊,那秦大娘子没什么好的。” 杨宇卿轻哼一声,说道:“既然顾廷烨的性子没那么坏,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名声那般不堪?要是她真那般好,就算顾廷烨再怎么烂泥扶不上墙,名声也不至于坏成那般模样。” 杨宇卿虽然没见过小秦氏几次,但长期演练兵法,习惯逆推思考。 第(2/3)页